阿根廷整體生產開端良好,首只運輸船已開始返航
公海漁場情況:
今年線外漁船到達阿根廷魷魚作業海域的時間很早,中國從國內出發的船只和秘魯轉場的船只兵分兩路到達阿根廷線外南緯45-46度附近,因為前期因為沒漁,大部分漁船都處于停機關燈的狀態。
直到12月26日晚上線外開始首次發魚,少量漁船當晚有20-30噸的產量,最高一條船七八十噸,這是極個別現象,其余更大部分漁船幾噸到十幾噸情況不等。當晚主要出魚規格在150-300區間。至此12月26日阿根廷線外漁場才算真是啟動。隨后海上鉤釣產量平均保持在2-3噸水平,總體情況與去年同期大致持平。
根據阿根廷線內生產情況,拖網漁船在45-46°一直都有較好產量而且規格以100-200為主,因為線內小規格居多,線外所捕獲的也都是自線內跟著洋流往外游走的魚,所以推測后期線外出小魚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專屬經濟區內情況:
阿根廷12月份線內拖網船在南緯41-42度捕撈產量1475噸,以SS偏小為主,直到海外圣誕節期間線內生產船回港,雖然12月份并不是主要生產月份,但拖網漁獲量為近7年來高位。
聯邦漁業委員會預計批準是1月7日線內開放南緯49-51海域,原計劃是在20日開放44以南海域。但是船只在 49°平行線以南沒有一個好的開端,漁獲量幾乎為零。所以阿根廷線內45°海域提前到15日提前開放,目前單船產量在10-40噸,以S和SS為主,整體捕撈形式良好而穩定,宣告今年阿根廷線內捕撈產季1月15日正式開始。目前海上正在作業漁船有60艘左右,2022線內核定捕撈漁船為79艘。
針對市場傳言阿根廷產量不好,都是基于今年線內漁場開放計劃有變所致,準確的說是新開放49-51°海域產量不好,并非指阿根廷傳統捕撈海域,所以小編在此要做以解釋。
今年??颂m漁場預計將會在2月15日附近開啟,在此之前韓國的漁船以及相繼到達的中國臺灣漁船都會先在線外作業。捕撈情況也基本與線外中國漁船大致吻合,不會存在有太大差異。
阿根廷公海轉運能力
根據小編所掌握,目前阿根廷公海有10艘轉載船(其中包含外籍船只),4艘正在前往途中,1艘寧泰冷8自赤道漁場轉場后從阿根廷漁場18日開始返航回國,預計將于2月底3月初返抵國內市場,根據以往掌握情況,這條船裝載魚獲能力在6700噸左右。
目前國內外市場目光紛紛聚焦在海上捕撈進度,生產活動中的一點一滴都在牽動市場各界的敏感神經。華采資訊會盡最大的努力,為您呈現一個相對詳實的市場簡影。
秘魯三大件回貨尾聲,赤道原條生產進度較快
自10月下旬開始,到1月上旬歷時3個月,大約22艘運輸轉載秘魯三大件返抵國內,截止到目前2021年秘魯三大件回貨已經臨近收尾階段,后續再抵港的運輸船,2022年的赤道原條卸貨比例將越來越高。
從運輸船載運量統計,在所能掌握到的情況中,粗略拋出少量混裝21年原條,以及卸貨石島部分的三大件,卸貨舟山的大概數在7萬噸左右。從春節前后開始到2月底將有6艘轉運船累計總載5.7萬噸魚獲分別在舟山和石島兩大主要港口地卸貨,會以2022年赤道特小和小條為主。
目前湯家火山爆發事件并未對赤道漁場作業帶來直接影響,海上情況穩定,生產進度好于去年同期水平。
由湯加火山事件,評估對魷魚生產形勢的影響
至于南美西海岸國家專屬經濟區內產量是否受到湯加火山影響,還需要參考當地主要漁港受損情況及開放程度。其實在湯家火山爆發之前,2022年新一季的秘魯魷魚產季已經開始,生產形勢樂觀,大規格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