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活和命運受什么影響:意識和潛意識之爭
(2022-06-03 09:20:17)
標簽:
健康情感文化心理咨詢 |
分類: 社會心理 |
你真的了解自己嗎?你真的能夠為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找到答案嗎?人真的能夠掌握自己的命運和發展嗎?你真的是在按照自己所認為的那樣在生活嗎?你的生活到底在受誰的影響?
榮格曾說過,我們所謂的命運不過是不被我們理解的一小部分潛意識而已。
那么今天就讓我們來探討以下意識和潛意識的關系。
1、先有意識還是先有潛意識?
意識是人的頭腦對于客觀物質世界的反映,也是感覺、思維等各種心理過程的總和。就心理狀態而言,“意識”意味著清醒、警覺、覺察、注意集中等;就心理內容而言,“意識”包括可用語言報告出來的東西。
如對幸福的體驗、對周圍環境的知覺、對往事的
正因為意識功能的存在與發展,人類才站在了生物鏈的頂端,人類文明才成為世界萬物中的璀璨之星。
潛意識是個體不曾覺察的心理活動和過程,是相對于意識而言的。人的許多心理活動常常是潛意識的。我們把“個體不曾覺察到的心理活動和過程”稱作“潛意識”。
早在遠古時代,人類對潛意識這一事實就有所感受,只是有實無名而已。在意識出現之前,人類經歷了漫長的潛意識時期,即蒙昧時期。
在那個時代,人類透過神祗認識世界。眾所周知,神話的心理原型是來自人類集體潛意識的寶藏。由此,我們看到,意識來自于與潛意識的分化。在人類起初朦朧的意識感受中,潛意識以其特有的形式和內容主宰著人類的發展和認識。
2、意識和潛意識的容量
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論大家一定很熟悉,有限的冰山底下是無限的冰山底座。盡管,目前的科學認為人類的長時記憶的容量是無限的,但是我們仍然會遺忘,也就是有些信息是意識所不能儲存和提取的。
榮格認為,意識是潛意識的外殼,意識是獨特的、間歇現象。人生有1/5或者1/3甚至是一半的時間都在潛意識狀態。比如,兒童期。意識就像是未知的巨大的潛意識區域之上的表皮或者外殼。我們不知道潛意識的支配范圍有多廣,因為我們對它一無所知。
潛意識通過意識來表達。那些不斷拍打和震蕩意識小島的浪花無非是潛意識的自發涌現,而涌現的目的是向個體表達和傳遞信息。只是這種去意識的心理是一種完全未知的本性,它只有通過意識化的表達才能夠被個體所了解和理解,也就是說潛意識始終以有意識的方式被意識所表達。
當我們說潛意識時,我們常常是想用該詞來傳達某些東西,但實際上是,我們不過傳達了:我們不知道潛意識是什么。我們只有間接的證明,有一個潛在的精神領域的存在。
3、誰主導誰?
我們生活在客觀世界里,我們用五官通道感受和認識這個世界,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對于很多心理問題的探討,我們并不是通過改造外界客觀世界而達到康復。相反,我們關注個體內在的心理事實勝于外界客觀現實。
眾所周知,很多時候我們會有第六感,我們說不出來我們做出此判斷的意識依據,而更多的是直覺,而這種直覺更大程度上來自潛意識的涌現。很多神經癥的表現在于情緒的問題,也有理論認為,情緒來自于我們的評價,而很多時候我們情緒的邏輯密碼掌握在潛意識中,也許是曾經的創傷,也許是曾經的一種經歷。
榮格曾經在描述意識和潛意識的過程中,用了這樣一個比如。榮格將意識比作是潛意識海洋中的一個小島,這個小島使得個體能夠與外界世界互動交流。但是,這個意識小島時刻面臨著海洋浪濤的襲擊,意識的小島不得不在小島邊緣構筑防御工事,以免被潛意識所淹沒,這就是我們每個正常人所進行的,我們在不斷地防止被我們的潛意識所淹沒從而成為精神疾病患者。
因而,意識的小島經常會受到潛意識海浪的拍打與震蕩。也即,意識會受潛意識的干擾。
然而,這里我們不得不提的是,意識的小島只有通過與海洋里能量的互換和資源的流動才能夠保證其生存的物質,也即,意識受到潛意識海洋的滋養和哺育。
4、誰對個體的影響更大?
正常情況下,
但即使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我們也經常會面臨一些心理問題的困惑、一些情緒問題的煩惱,關于情緒的、關于自我的、關于感受的.......我們并不會因為我學歷有多高、知識有多么淵博、或者社會地位有多高而沒有煩惱和痛苦。
這也意味著,我們的學識、我們的認知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我們解決一些問題。我們仍然會面臨莫名其妙、無以言表的情緒和感受的襲擊。這些襲擊輕則讓我們不知所措、懷疑自己,重則可能會摧毀我們經過幾十年時間所建立起來的自我防御。因此,正常情況下,我們意識的主體不斷地在接受來自潛意識涌現的干擾。
還有一種極端情況——精神病人,那便是被潛意識淹沒的極端表現。也許,我們會害怕潛意識,我們會害怕她們的干擾。然而,我們需要了解的是,潛意識也不過是我們本性內容的表達,它之所以要無數次叩響意識的大門,無數次以自有的方式來干擾意識,無非是想要我們對自己的現實和生活有所覺察,它不過是在溝通表達而已。
只是,當我們對此沒有覺察時,潛意識才逼迫意識功能出現宕機、混亂、失能等情況。
最后,意識的態度是片面的,其排斥或壓抑的內容便處于潛意識之中, 因而潛意識對意識具有補充或補償的作用, 意識與潛意識的統合才構成完整、健全的心靈, 于是, 消除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分離便成為治愈心靈之道。
通過一定的心理學方法, 潛意識內容得以顯現、賦形, 意識因而得以擴展和豐富, 心靈便獲得整合。也即,心靈發展的任務是促進意識與潛意識的相互交流與整合,從而促進個體的發展。
所以,無論你是誰,無論你在哪里,如果有一天你遭遇了心理問題的困擾或者心理疾病的痛苦,也請一定不要灰心,那不過是我們潛意識叩響了意識的大門,她以其特有的方式試圖讓你能夠意識到我們的生活出了什么問題。